一、什么证据下一方才净身出户
在司法实践中,以下几种常见证据可能导致一方净身出户:
一是婚内出轨证据。比如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相关证据,包括照片、视频、证人证言等,能证明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与他人持续、稳定地共同生活,在财产分割时,法院可能会倾向于让过错方少分或不分财产。
二是转移、隐匿夫妻共同财产证据。若一方存在私自转移、隐匿存款、房产、车辆等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,一旦被发现并提供了如银行转账记录、房产过户资料等相关证据,法院会考虑让该方少分或不分财产。
三是家庭暴力证据。如伤情鉴定报告、报警记录、医院诊断证明等,能证实一方对另一方实施家庭暴力,严重伤害夫妻感情和另一方身心健康的,过错方可能会面临少分或不分财产的情况。
四是虐待、遗弃家庭成员证据。有相应的证人证言、居委会或村委会的证明等,证明一方存在虐待、遗弃家庭成员行为的,在财产分割时也可能处于不利地位。
二、净身出户但是有房贷怎么处理
在净身出户且存在房贷的情况下,处理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形而定:
若房屋归另一方所有,房贷处理常见方式有两种。其一,协商由房屋所有权人继续承担剩余房贷。此时,净身出户一方需配合办理相关变更手续,如将贷款还款账户变更为房屋所有权人的账户,后续房贷还款责任由其独立承担,净身出户一方不再有还款义务。其二,若协商由净身出户一方在一定期限内协助偿还部分房贷后,再由房屋所有权人承担剩余房贷,双方应明确约定还款的具体金额、期限等事项,避免后续产生纠纷。
此外,若房贷是以夫妻双方名义共同贷款,银行一般要求变更还款人需经过其同意。若银行不同意变更,双方可协商通过其他方式确保房贷按时偿还,比如设立共同还款账户,由房屋所有权人定期向该账户存入还款资金。总之,关键在于双方通过协商达成明确、可行的处理方案。
三、过错方离婚会净身出户吗
在我国法律体系下,过错方离婚并不必然导致净身出户。
法律规定,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;协议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,按照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。这意味着法院会综合多种因素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配,有过错的一方可能会少分财产,但并非一定会一无所有。
这里所指的过错,通常包括重婚或与他人同居、实施家庭暴力、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严重损害婚姻关系的行为。然而,即便一方存在这些过错行为,法律也只是倾向于对无过错方给予适当照顾,以平衡双方利益,保障公平公正。
不过,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前或婚后签订了有效的财产协议,明确约定过错方在离婚时需放弃全部财产,那么只要该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条件,法院一般会尊重当事人的约定,过错方可能会按照协议净身出户。总之,过错方是否净身出户需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和相关证据来确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