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婚内所有财产归对方所有吗
婚内财产的归属不能简单地认定一概归对方所有,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。
一、夫妻共同财产及分割原则
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,夫妻所得的多种财产通常属于共同财产。
例如工资、奖金、劳务报酬,这些是夫妻在日常工作中获取的经济收入;
还有生产经营收益,比如夫妻共同经营店铺所获得的利润等。
对于这些共同财产,原则上应平均分割。
二、财产约定的相关规定
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协议来约定婚内财产归一方所有。
不过,这种约定必须符合法律规定,像不能违反公序良俗。
比如不能约定将财产都归一方,而让另一方在生活上毫无保障。
三、付出较多义务方的补偿问题
若一方因抚育子女、照料老人、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,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。
补偿数额先由双方协商;
协商不成的,就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决。
总之,婚内财产归属要依据具体情况和双方约定等来确定。
二、婚内所有财产归一方所有怎么办理
若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让所有财产归一方所有,夫妻双方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是可行的办法。
具体操作流程如下:
1.协商一致:夫妻双方需针对财产的归属、分割等诸多相关事宜展开深入、全面的协商。
例如,对各类动产、不动产,以及存款、投资收益等财产的具体分配进行讨论,直至达成一致意见。
2.起草协议:可以由一方或者双方共同起草婚内财产协议。
在协议中,要清晰、明确地约定婚内所有财产归一方所有的条款,详细列出财产的范围,像房产的具体位置、车辆的型号等,以及明确各项财产的归属情况。
3.签字确认:双方在协议上认真签字,并注明签字的具体日期。
4.公证(可选):若希望进一步增加协议的法律效力,可选择对协议进行公证。
公证机关会严格审查协议的真实性与合法性,确认无误后出具公证书。
签订协议后,它在夫妻双方间具有法律约束力。
若要对抗第三人,可能还需按规定办理相关登记手续。
三、婚内所有财产归一方所有怎么分配的
在婚内约定所有财产归一方所有时,财产分配通常按以下方式进行:
1.签订有效协议的情况
若夫妻双方在婚内签订了合法有效的财产约定协议,且该协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符合法律规定。
比如,协议是双方自愿签订,不存在欺诈、胁迫等情形,对财产的归属有明确、具体的约定等。
那么在财产分配时,就会严格按照协议约定执行,即约定归一方的财产就归该方所有,另一方不能主张分割。
2.仅有口头约定的情况
若夫妻双方仅进行了口头约定,未签订书面协议,一旦发生纠纷,举证就会变得比较困难。
因为口头
约定难以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,可能难以得到法院的完全认可。 此时,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酌情确定财产分配。
例如会考虑婚姻期间双方的收入状况、财产的具体来源,以及各自对家庭的贡献大小等。
不过,法院一般还是会尊重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,倾向于维护约定的有效性。
|